這幾天終於有空看完 天使與魔鬼
這本小說據說是達文西密碼的前傳 作者同樣是丹˙布朗
首先我想說的是 尤傅莉翻譯得真的還不賴
起碼看起來流暢 當然還是會有些英文句法的句子
但整體來說仍能讓人一路看下去不覺晦澀
翻譯這本書恐怕要有相當的宗教學/符號學背景吧
起碼對西方的天主教要有一定的認識
因為天使與魔鬼中的故事,全部圍繞著"教會/信仰/科學" "梵蒂岡"打轉
由於我對於宗教和科學都不是很懂,因此不能確定地說書中自成邏輯的那些科學知識與宗教道理究竟有多"真",但我想丹˙布朗再次證明了一件事情
一個好的故事,絕對建築在豐富的思想與知識當中
沒有對於宗教.科學深刻的前置研究,
相信沒有辦法將宗教與科學這兩個龐大/偉大的領域應用得如此得好
使這兩個領域既不失去偉大與複雜性,卻同時屈服於作者之筆
為 天使與魔鬼 的敘事服務
看這本書的人或許可能對於某些科學/宗教知識與歷史不甚了解
但卻無損這些"真實故事"的吸引力與娛樂性
身為讀者,不需要去信仰,單單接觸書頁中蘊藏的那個真實而巨大的世界就足以令人振奮
那是一個近在眼前,但我們卻未真正了解的世界
透過羅柏˙藍登 我們得以一窺其面貌(只是管窺)
天使與魔鬼的另一個特色
在我看來 就是剪接手法的模擬
丹˙布朗又證明了一件事情
電影語言和文學語言之間,看似南轅北轍,但卻是可以互通的
天使與魔鬼中,出現大量的短篇
這些短篇時而和主線故事同時發生 時而早 時而晚
它們和電影中的交叉剪接十分類似 功能都在於製造緊張
以敘事的角度來說 這些設計"延遲"了 主線結果的揭露
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這個故事偏向偵探懸疑類型 因此必須得由偵探(蘭登)的行動來帶領讀者揭露真相
如此觀眾才可和偵探一起思考 一起苦惱 最後一起解謎
但作者有時又透過短篇來跨越偵探的認知
讓觀眾知道得比偵探還多 更多危險 更多線索
只是這些元素都無助於解謎,畢竟解謎是偵探的工作
它們的功能全都在於建構故事的氛圍,以及讓讀者的情緒更加地緊張
比偵探還緊張
我想這樣的安排結構是直得參考的 它的確使故事給予讀者加倍的緊張
或許唯一的缺點就是 讀者因為急著想看到主線 對穿插短篇只是瀏覽吧!
- Jan 30 Wed 2008 12:08
天使與魔鬼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