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靈魂擁抱>>是侯文詠2007的新書
今天把它看完
首先想說的是 很好看
以作者論的角度來看,似乎侯文詠的作品都有著寫實的風格
並且透露出巨大社會結構與個人之間的抗拒/宰制問題
<<靈魂擁抱>>也不例外
<<靈魂擁抱>>
敘述的是作家與媒體兩個領域複雜的互動
以及探討各自的問題
在這兩個龐大的結構下,人類與之一博並無太大勝算
對作家來說,名氣.社會觀感
在媒體領域,公正客觀的新聞倫理與收視率的壓力
無論角色是作家俞培文或是記者彭中立
在套上這一層層框框之後
若非像俞培文般照著規則來,在靈魂深處掙扎
就是如同彭中立那樣繼續堅持自己偏執的正義感,最後仍被社會結構給吞噬
沒有個人主義或是夢想成真的英雄,這就是現實吧!
但也同樣不會有絕對的.沒有理由的壞人!
另外
靈魂擁抱說故事的方式,是跳躍的
同一個事件.分別陳述不同的參與者的看法
這樣的敘事模式,我想也跟上述的主題有關
透過跳躍性的敘事 整個故事無論是主角俞培文
抑或是壞記者 彭中立(其實他一點也不中立)
都有各自的理由來行動
讀者情感也從一開始和劇中讀者一般對俞培文的崇拜
隨著俞培文陷入這一切名聲與靈魂(俞所一直聲稱的)的漩渦
漸漸地轉移為對俞培文的質疑與對彭中立的憐憫
<<靈魂擁抱>>也討論了媒體
只要是人 都是主觀的 中立客觀是一個吊詭的想法
因為中立客觀本身,就是一種主觀的態度
透過書中宋菁穎的控訴,讀者可以看到些許媒體的真相
同樣的一個觀念
新聞媒體絕非只是我們看到的主播報新聞而已
如同菁穎所說 主播不過是花瓶或是漂亮的讀字機
背後的新聞產製組織.或是和新聞產製組織互動深刻的政經結構
才是權力運作所在 如即便是主播般的個人,也無太大的主控能力
去擁抱別人的靈魂可能困難
主觀的眼鏡畢竟是與生俱來的
但是至少也許我們可以試著
擁抱自己的灰色.帶著黑暗面的靈魂
畢竟並沒有否認的可能與必要
kevin
p.s 最近看了靈魂擁抱與危險心靈
個人覺得靈魂擁抱比較好看,原因應該是在於敘事手法
儘管都是寫實的 但後者是透過主角小傑的抉擇與意見來推行
和主角同在的我們,多少可以掌握故事的進行
反觀靈魂擁抱
雖然故事仍起因於俞培文的選擇(將<靈魂的擁抱>一文收入新書中)
但到了故事中期 俞培文卻顯得無力干涉故事了
作者此時巧妙地減少俞培文的"戲份"
以較負面的.或是配角來推演故事
使得讀者和俞培文一樣 面對故事的結局一無所知 也無掌控力
增加了不少緊張的氣氛
今天把它看完
首先想說的是 很好看
以作者論的角度來看,似乎侯文詠的作品都有著寫實的風格
並且透露出巨大社會結構與個人之間的抗拒/宰制問題
<<靈魂擁抱>>也不例外
<<靈魂擁抱>>
敘述的是作家與媒體兩個領域複雜的互動
以及探討各自的問題
在這兩個龐大的結構下,人類與之一博並無太大勝算
對作家來說,名氣.社會觀感
在媒體領域,公正客觀的新聞倫理與收視率的壓力
無論角色是作家俞培文或是記者彭中立
在套上這一層層框框之後
若非像俞培文般照著規則來,在靈魂深處掙扎
就是如同彭中立那樣繼續堅持自己偏執的正義感,最後仍被社會結構給吞噬
沒有個人主義或是夢想成真的英雄,這就是現實吧!
但也同樣不會有絕對的.沒有理由的壞人!
另外
靈魂擁抱說故事的方式,是跳躍的
同一個事件.分別陳述不同的參與者的看法
這樣的敘事模式,我想也跟上述的主題有關
透過跳躍性的敘事 整個故事無論是主角俞培文
抑或是壞記者 彭中立(其實他一點也不中立)
都有各自的理由來行動
讀者情感也從一開始和劇中讀者一般對俞培文的崇拜
隨著俞培文陷入這一切名聲與靈魂(俞所一直聲稱的)的漩渦
漸漸地轉移為對俞培文的質疑與對彭中立的憐憫
<<靈魂擁抱>>也討論了媒體
只要是人 都是主觀的 中立客觀是一個吊詭的想法
因為中立客觀本身,就是一種主觀的態度
透過書中宋菁穎的控訴,讀者可以看到些許媒體的真相
同樣的一個觀念
新聞媒體絕非只是我們看到的主播報新聞而已
如同菁穎所說 主播不過是花瓶或是漂亮的讀字機
背後的新聞產製組織.或是和新聞產製組織互動深刻的政經結構
才是權力運作所在 如即便是主播般的個人,也無太大的主控能力
去擁抱別人的靈魂可能困難
主觀的眼鏡畢竟是與生俱來的
但是至少也許我們可以試著
擁抱自己的灰色.帶著黑暗面的靈魂
畢竟並沒有否認的可能與必要
kevin
p.s 最近看了靈魂擁抱與危險心靈
個人覺得靈魂擁抱比較好看,原因應該是在於敘事手法
儘管都是寫實的 但後者是透過主角小傑的抉擇與意見來推行
和主角同在的我們,多少可以掌握故事的進行
反觀靈魂擁抱
雖然故事仍起因於俞培文的選擇(將<靈魂的擁抱>一文收入新書中)
但到了故事中期 俞培文卻顯得無力干涉故事了
作者此時巧妙地減少俞培文的"戲份"
以較負面的.或是配角來推演故事
使得讀者和俞培文一樣 面對故事的結局一無所知 也無掌控力
增加了不少緊張的氣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